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联系我们
   
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校园新闻 校园文化 学校管理 德育工作 教学科研 党建风采 家校互动 联系我们
教学科研
课件下载
教学活动
课题研究
优秀案例
教学随笔
他山之石
 
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: >>> 皋陶小学 >>> 他山之石
 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改善努力(二)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海师范大学  王荣生
 

     【三】问题:“两个向外跑”或“走到……之外”
当前的散文教学,似乎被散文的两栖性深深困扰而不得要领。看两个较有代表性的课例:
《安塞腰鼓》教学流程:
     (一)师播放《出西口》歌曲,出示“安塞之旅”课件,抒情导入语,展示安塞风光图片。要学生谈论“你看到了什么”。(2分钟)
     (二)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,师出示课件“腰鼓风情”。(6分钟)
     (三)指示学生按“好一个      安塞腰鼓!”谈论阅读的理解和感受。多名学生谈论,并朗读相应的语句。如“好一个狂野的安塞腰鼓!”指读14段、21段、8-10段的相关语句。最后归结为安塞人的“精神”,4位学生依序分别说:“对生命的渴望”,“把贫穷化为动力”,“对家乡的热爱”,“中华民族的精神”。(20分钟)
     (四) 师播放打腰鼓场面的录像片段,要学生用“比喻句”记录“新的感受”。7名学生发言,朗读各自的抒情作文片段,似乎师生都不在乎“比喻句”否,新感受还是原有感受也无从辨析。(9分钟)
     (五)出示作者照片,学生分角色表演采访。一生扮刘成章,两生扮打腰鼓的后生,几生扮采访记者。问:“你有没有亲自打腰鼓?”答:“亲自打,还是腰鼓队队长。”问:“能不能展示一下?”答:“能”,并有备而来地表现了几招,听课师生鼓掌。扮刘成章者侃侃而谈(记录不下,现在也忘了说的是什么)。扮打鼓人也侃侃谈(记录不下,现在也忘了说的是什么),问:“你现在暂时到济南,现在还愿意回贫穷的家乡吗?”答:“回,一定回。”听课师生鼓掌。(9分钟)
     (六)教师激情结束语:快乐而充实的旅程,希望带着……走好自己的人生旅程。(1分钟)
《心田里的百合花》教学流程:
     (一)师展示所带的一束百合花,抒情导入语,出示课件。(2分钟) 
     (二)生放声朗读课文,思索“你喜欢百合花吗?为什么?”(4分钟)
     (三)数名学生谈论,有概述课文的,有从某一点生发谈自己认识的,师小结语(未记下,现在也忘了说的是什么)。(6分钟)
     (四)师布置任务,出片“第一幕,山谷幽崖”,根据第1段,发挥想象,写出百合生长的环境;“第二幕,花开有声”,分角色演示文章第2-3段;“第三幕,芳香满景”,以百合的口吻,用第一人称叙述文章第4-5段内容。准备,推荐展示(10分钟) 
     (五)6组同学分别展示,如第一幕,一女生朗读自写的描写语,一男生读文一女生黑板画图。最后一组在音乐声中演示全文,师抒情加入。(22分钟)
     (六)生全体起立,齐读“百合”语:“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,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。”师激情结束语:希望带着……走好自己的人生旅程!(1分钟)
上述两个课例,执教教师都较优秀,备课很用力,课例中也有一些体现课程改革新气象的很好的元素,比如教学内容聚焦,比如组织学生“学的活动”。但也正由于这些好的元素,使得中小学散文阅读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,更加凸显,更为扎眼。
     1、从散文里的“个人化的言说对象”,跑到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。实际上是把课文作为跳板,径直跳到言说对象,试图建立学生与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的链接。
     所隐含的认识逻辑,构成如下等式:作者的言语表达(语句)= 所指(作者的所见所闻,即所描述的人、事、景、物)= 外在的言说对象(即客观存在的人、事、景、物)
上述两个课例的教学操作程序,大致是两段。
第一段,由文字径直跳到言说对象。
     ①学生初读课文之后,教师或提供支架,或通过提问,让学生找到课文中描述人、事、景、物的相关语句。(如:“好一个      安塞腰鼓!”“你喜欢百合花吗?为什么?”)
     ②学生们通过这些语句,了解言说对象,即所描述的人、事、景、物。(如“好一个狂野的安塞腰鼓!”指读14段、21段、8-10段的相关语句。)教学的表现,是学生在课文里随意地找东西。由章法统贯的言语,变成了散乱语句的杂货铺,学生们从中随意截取,并把截取到的语句为跳板,随兴谈论他们的印象、感念、联想、评判,以及由这一跳板所奔腾到的其他思绪。
第二段,从“个人化的言说对象”,向外跑到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。
     ③往往借助于其他资源,比如百合的实物、打腰鼓的影片等,师生在不知不觉中,把课文中“个人化的言说对象”,那些作者主观化了的人、事、景、物,向外跑到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。
     ④接下来的教学活动,基本上是围绕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展开,与课文若即若离。学生所面对的“这一篇”课文,变成了一堆谈论“外在的所言说对象”的文字。这有种种情形。较典型的情况是谈论:师生或凭借课文中某些语句,或由某些语句引发,谈论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。有时还要延展到其他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,或许由百合花延展到荷花,或许由打腰鼓延展到奥运场面等。上述第二个课例的主要教学活动,则是组织学生用多种方式演绎课文的内容——实际上是师生共演“深山里的百合花”的故事。
     2、从散文里的“独特的情感认知”,跑到概念化、抽象化的“思想”、“精神”。实际上把作者的情感认知腾空并黏附到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,企图让学生“具有”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的“思想”、“精神”。
其所隐含的认识逻辑,等式大致如下:作者的言语表达(语句)= 所指(作者的所思所感,即作者的抒情和议论)= 概念化、抽象化的思想、精神 = 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本身所具有的 = 学生应该具有的
操作理路也是两段:
第一段,把作者“独特的情感认知”,抽象化、概念化并黏附到言说对象。
     ①找到课文中抒情、议论等语句,即作者所明言的情感认知。
     ②把作者“独特的情感认知”,抽象化、概念化,提纯或上升到可以用来谈论的“思想”、“精神”,比如“高洁”思想、“奋发”精神。
     ③同时,把概念化、抽象化的“思想”、“精神”,黏附在言说对象上,继而黏附到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,似乎这些“思想”、“精神”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,比如百合花的“高洁”思想,安塞腰鼓的“奋发”精神。
第二段,不断渲染与强化被腾空的“思想”、“精神”,并企图让学生“具有”。
     ④再进一步挖掘或延伸言说对象的特质,形成一些口号式的标语,比如安塞人“对生命的渴望”,“把贫穷化为动力”,“对家乡的热爱”,“中华民族的精神”等,并通过教师抒情化的语言、多媒体等,不断渲染与强化被腾空的“思想”、“精神”。教学的表现,是教师在课堂里额外地讲东西。或教师抒情化地讲述由此生发的感想、感触、感叹;或指示学生讲,讲一些似乎是老师愿意听的大话。
     ⑤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应该具有与作者等同的情感认知——实际上是不断腾空的“思想”、“精神”。一般体现为教师最后的激情结束语,或表现在课结束前让学生谈“学习这篇课文收获”。比如学了《安塞腰鼓》“希望同学们带着安塞的精神走好自己的人生旅途”;学了《走一步,再走一步》同学们谈“不惧怕任何困难”、“任何困难都能克服”等“思想收获”。
3、跑到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,即“走到课文之外”;跑到概念化、抽象化的“思想”、“精神”,即“走到作者之外”。两个“走出”,实际上是丢弃语文经验,抽空人生经验。
     “走到课文之外”,也就走到了“语文”之外,所谓“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”。因为抛弃了作者的“语文经验”——把作者的言语表达当作跳板,或者仅仅关注其“所指”,而漠视其独抒心机的章法、个性化的表达方式、流露心扉的语句;或者把章法、表达方式、语句与“个人化的言说对象”、“独特的认知情感”分割开,而演变为语言表达的所谓“知识”、“技巧”。
而抛弃了作者的“语文经验”,实际上也就远离了作者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、个性化的表达方式、流露心扉的语句所表现的“人生经验”,势必“走到作者之外”。
     “走到作者之外”,则意味着走到“人文”之外——把作者细腻、复杂的“人生经验”,剥离为概念化、抽象化的“思想”、“精神”,往往导致空洞地谈论,往往导致教师及被教师牵引的学生在课堂里说些“不是人话”的话,比如“不惧怕任何困难”、“任何困难都能克服”等,因而也是“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”。
     学生在课文中散乱地找东西,教师在课堂里额外地讲东西,“向外跑”或“走到……之外”,既跑出了“语文”,也跑出了“人文”,这种现象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,大量地存在着。不但是散文阅读教学,殃及小说、诗歌、戏剧教学,并延伸到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教学。
     【四】对策:阻截、分流与正面应对
     中小学散文教学,被当作问题正式提出,在2006年。是年,上海《语文学习》杂志连续发表了一系列讨论散文教学的研究文章和案例。可惜这一波响应者寥寥。
     聚焦散文教学问题,2009年掀起了第二波。标志是两个“论坛”的创立:1、两岸三地“语文教学圆桌论坛”,由上海师范大学、香港教育学院、台湾师范大学等发起,主题是“散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”,迄今已举办三届。2、“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”,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上海四省市联合举办,主题是“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”,由于散文主导文类的现状,自然要聚焦到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——今年将要召开的第三届,论题明确为“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”。这一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,并正在往纵深发展。
综合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探索,解决散文教学的问题,以下三个对策逐渐明朗。
     1、阻截:限制散文,逼使语文课程教材中语体散文的比例大大下降。
首先在课程与教材层面谋求解决。以散文为主导文类,发端于语体文进入语文教材之际,在大陆定型于1963年,这是由历史的机缘造成的,是受制于当时可选文本的现实条件而不得已的选择。随着可选文本的条件大大改观,以及语文教育研究的觉醒,中小学语文教学以散文为主导文类的现状,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,事实上也开始改变。
    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走在前列,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的整本书阅读,在许多地区和学校蓬勃开展,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建设已经起步,以“整本书阅读”为主要形态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格局已露端倪。在教材方面,以儿童文学为主导文类的读本、学本已领风气之先,如朱自强主编的《快乐语文读本》、《经典儿童文学读本》、《新理念语文读本》,王荣生、方卫平等主编《新课标小学语文学本》。
    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,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。必修课只占2.5个学期,这势必要大大压缩课文的量,因而客观上限制了散文。人教版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(必修)》(2007年版)共五册,计20单元,其中古诗文8个单元;12个语体文单元(含混编)中,小说2个单元,诗歌、戏剧、论说文各1个单元,计15课,剔除混编单元中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等4课,剩11课;传统意义上的“文学性的散文”压缩到了7个单元21课。“文学性的散文”虽在32课语体文中仍占66%,但绝对量无疑减少了。
     选修课程占3.5个学期,《中国小说欣赏》、《外国小说欣赏》、《影视名作欣赏》、《中外戏剧名作欣赏》、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》、《新闻阅读与实践》、《演讲与辩论》等选修课程,大大扩展了其他文类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;《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》、《外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》,诗歌占据半壁江山,其散文教学,也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,势必要体现“选修”、凸显“欣赏”。
     阻截是以退为进,但却是解决语文教学困境的根本办法。对传统的文学体裁四分法,有必要重新认识。“除去小说、诗歌、戏剧之外,都是散文”,长期以来,人们把叶圣陶的这一说法,理解为文学体裁的四分法,即小说/诗歌/戏剧/散文。这种理解看来不甚妥当。妥善的理解,似乎应该是小说、诗歌、戏剧//散文。如果这样,就构成了一个连续性的谱系:诗歌、小说、戏剧乃至电影剧本等为一大类,纯文学;“文学性的散文”权作一大类,杂文学;新闻、学术文章等,则是另一大类,实用性文章。
这种分法,在学理上成立与否,倒在于次,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好处,则显而易见。“文学性的散文”与纯文学、实用性文章,三足鼎力,要求我们按三大类作品的发达状况、阅读教学的现实功用和中小学生的学习必要,在语文课程与教材重新布局。
     2、分流:以读法为纲,细析小类,分化散文,把已经能明确解说的文类从“文学性的散文”中剔除而专门对待。
“文学性的散文”自成一大类,既不混同纯文学,也不混同实用性文章,这提示我们对“文学性的散文”需要对作专门的研究,包括文本的状况、解读的方式方法乃至适合于中小学生的教学方法。
     大类的三分法,容易将传统上往往被包笼在“散文”里的有些文类区分出来,而采用相对应的解读方式。
     凡是体裁和文体特征认识比较清楚,已形成相应读法的,皆宜从“散文”中分化出来而专门对待。比如通讯、特写、报刊言论文章、传记、回忆录、序言、演讲辞、科普小品、学术札记等。
     有些在体裁和文体特征有明确解说的,如散文诗、杂文、报告文学等,也宜按独立小类而专门对待,至于在大类上如何处理,对语文教学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。
     分流依然是以退为进,但却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。在“文学性的散文”占课文绝大多数的既定条件下,对仍以教课文为主要形态的中小学阅读教学来说,关键是把文本解读的理论研究已经提供了相应的解读方法,因而我们能够教对的或应该教对的,教对了。
    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为例,传统意义上的“文学性的散文”7个单元,可以分流出去的有5个单元:第一册1个单元,按新闻通讯教(《短新闻两篇》等);第二册1个单元,按演讲辞教(《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》等);第三册1个单元,按科普文章教(《动物游戏之谜》等);第四册1个单元,按杂文杂感教(《拿来主义》等);第五册1个单元,按实用文章教(《咬文嚼字》等)。
     这样,真正需要按“散文”对待而正面应对的,是剩余的2个单元,一共6篇课文:《记念刘和珍君》,《小狗包弟》,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》;《荷塘月色》,《故都的秋》,《囚绿记》。分流的结果,是分化了难题,也降低问题解决的难度。
     3、正面应对:关注“散文”文类的解读方式,强化文体意识,不同体式的散文做不同对待。
阻截、分流之后,尚余下的篇目,便需正面应对。正面应对,目前的努力是从文类和文体两个方面着手,有如下三个关节点:
     (1)关注散文的文类特征,形成与“散文”文类相匹配的解读方式,或散文解读的基本取向。
为了有效应对当前中小学散文教学的主要问题,我们提出散文解读的基本取向:散文教学要从“外”回到“里”,要建立学生与“这一篇”课文的链接,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,与“这一篇散文”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。
从“外”回到“里”,也就是从“外在的言说对象”,回到“散文里”;从被抽象化的“精神、思想”,回到“作者的独特经验里”。已出现体现散文解读取向的探索课例,如李海林教授执教的《幽径悲剧》。
     (2)强化文体意识,根据文体特征,分野小类,形成可依循的相应的解读理路。
     正如有专家指出的:“散文文体研究的缺乏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理论研究的弱势状态。散文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,它只是在文学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。失去了文体特征规范的散文,对其文类特征及其内部各亚文学样式的研究,应成为眼下散文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。”
关于散文的小类分野,如孙绍振关于“审美散文”、“审智散文”、“审丑散文及其解读范例,钱理群关于“说理的散文”、“描写的散文”、“纪实的散文”、“抒情的散文”及其解读范例,在散文史研究和作家作品评论中所提炼的作家流派、风格等,均给我们提供理论的资源。
     (3)细化文体研究,揭示散文文本的最要紧处,努力形成可操作的具体解读方法。
关于散文文体的细化研究,目前只有一些个案,包括孙绍振等专家的文本解读范例,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课例、“共同备课”等教研活动中出现的典型案例等。可操作的具体的解读方法,尚需从个案研究中寻觅、探测。
我们在“共同备课”及“课例研究”中,对《外婆的手纹》(李汉荣)、《合欢树》(史铁生)、《道士塔》(余秋雨)、《绝版的周庄》(王剑冰)、《背影》(朱自清)、《故都的秋》(郁达夫)、《风筝》(鲁迅)、《清塘荷韵》(季羡林)、《走一步,再走一步》(莫顿·亨特)、《藤野先生》(鲁迅)、《回忆鲁迅先生》(萧红)、《端午的鸭蛋》和《胡同文化》(汪曾祺)等,有较深入的探讨。比如,从叙事散文、回忆性散文、励志散文这三个角度解读《走一步,再走一步》,从回忆性散文、鲁迅的散文、《朝花夕拾》系列散文这三个角度解读《藤野先生》,都有一些深刻的收获。但形成能被一线教师较容易把握、有较强可操作性、具体的解读方法,目前尚有距离。
     散文文体的理论研究急需跟进。散文教学所处困境,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几乎日日都要遭遇的困境。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散文解读的抓手和工具,是我们的愿景。在此,也呼吁文学、文章学、语言学专家伸出援助之手。如果多个学科的专家能协同作战,相信这困扰我国近百年的散文教学难关,终有被攻破的一天。

  信息来源: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皋陶小学      阅读次数:1742      返回  
 
 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皋陶学校    六安市政府     安徽教育网       六安教育网     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       金安区教育局       裕安区教育局      六安中学
网站首页    学校概况    校园新闻    校园文化    学校管理    德育工作    教学科研    党建风采    家校互动    联系我们
Copyright 2008-2021 All rights reserved  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东小学  版权所有     设计制作:六安鹏程网络
链接:六安婚庆公司  六安裕安小学  六安网站建设  六安智恒学校  六安汽车租赁公司  六安婚庆公司